來到馬六甲的遊客必然不會錯過華人文化的代表——雞場街

雞場街與紅屋廣場,隔著一座橋遙遙相望,兩種不同的文化建築涇渭分明

雞場街.jpg

傳統的兩層樓建築、在多雨的地方發展出的"亭仔腳",有點像走在台灣的老街

但色彩活潑多樣的建築外牆,又明顯區別出與台灣老街的不同

雞場街建築.jpg

一踏入雞場街就開啟了邊走邊吃模式

在入口直接買了一顆椰子喝,店家當著我們的面開好遞給我們,和印象中寡淡的椰子水不同,這裡的椰子水甜甜的,我們忍不住想問:這個真的沒加糖吧?

走著走著,看到對街的榴槤泡芙,這麼特別的口味,當然要去試看看囉~

這真的很爆漿,滿滿的榴槤在口中爆開,又香又甜,不過泡芙的皮我覺得很普通。老闆只賣6/12顆,不過我們只想買3顆試試口味,最後還是用12令吉賣給我們了

榴槤泡芙.jpg

在一個轉角看到這間賣涼茶的店,不同的飲料上面標註了不同功效,好古早味的感覺

買了一杯五花茶,本來以為會拿到一杯冰冰涼涼的茶,沒想到這麼熱的天氣,竟然還是賣溫熱的飲品,真的很養身

涼茶.jpg

這個吃起來像是冰鎮的果凍,一顆顆繽紛的色彩,晶瑩可愛。在馬六甲濕熱的天氣中,吃起來沁涼消暑,微微的甜也不會生膩。

但是價格要8令吉,有點貴...

果凍.jpg

嬌媽媽賣很多糕點,我們買了一罐最具代表性的黃梨酥,吃起來味道有點像鳳梨酥,但口感截然不同

這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傳統糕餅,有著金黃的外皮,小小巧巧,很方便食用者一口一顆,迫不及待吃了一個,超驚豔!

*馬來西亞的黃梨就是鳳梨

嬌媽媽.jpg

說到馬六甲的特色美食,一定會提到雞飯粒。我們的中餐點了一盤白切雞、燒雞雙拼和15顆雞飯粒,還有司機特別推薦的烏達

雞飯粒壓得很紮實,吃在嘴裡有淡淡的香氣,搭配其他菜,一人3顆剛剛好

烏達是一道微辣的菜,用魚漿混合各種香料做成,乍看之下我以為是蛋料理,吃起來味道偏重,非常下飯

 

雞飯粒.jpg

 

吃完中餐走回對岸,河邊代表荷蘭的風車和牛的造景,很有童趣

造景.jpg

在往前走,河岸邊有一個個露天座位,旁邊的小吃攤賣了各式冰品,餐後自然要來一些甜點囉~

我們點了一份榴槤煎蕊,據說是用榴槤果肉打成泥後再結冰,所以吃進口中才會有濃厚的榴槤味道

榴槤煎蕊.jpg

可惜今天只有短短的馬六甲一日遊,沒有機會可以體驗看看夜晚河岸邊的酒吧

我們在離開後的路上遇到傾盆大雨,感謝老天讓我們在布城和馬六甲擁有美麗天氣

馬六甲河岸.jpg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不點&綠綠 的頭像
    不點&綠綠

    不點 & 綠綠的生活隨筆

    不點&綠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